欧洲杯app

实现“产品系列化、运营集团化、通路国际化、服务本地化、办公智能化”
的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应用及运营管理平台。

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产品中心

欧洲杯app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的途径与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19 01:41:34 来源:欧洲杯竞猜app官网下载 作者:欧洲杯app排行榜前十名 关注者:46人关注

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的途径与研究进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缺乏,2016 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 20.3 亿亩,人均仅 1.3 亩,且每年持续减少约 99 万亩。2020 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达 14 262.1 万吨,其中大豆为 10 032.7 万吨,相当于向国外延伸了 7.76 亿亩耕地的产能(按 2019 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 129.3 千克计算)。预测 2030 年我国 3 种主要谷物(水稻、小麦、玉米)自给率为 90%,大豆为 39%,油料为 60%。因此,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需要兼顾现有耕地产能提升和后备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边际土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耕地资源。边际土地是指在强烈的土壤障碍因子限制、水热资源约束或地形条件局限下,农业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生态脆弱的土地。我国的边际土地总面积约 11.7 亿亩,包括尚未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8.5 亿亩)和现有低等耕地(3.2 亿亩),其限制因子包括气候条件(干旱、寒冷)、地形条件(海拔高、坡度大)、土壤条件(土层浅薄、盐分高、酸度大、有机质低、养分瘠薄)、资源条件(缺乏灌溉)等。其中,盐碱土、风沙土、黄绵土、红壤、紫色土等 5 大类边际土壤总面积约 3.376 亿亩,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区(1.548 亿亩)、黄土丘陵区(0.347 亿亩)、北方沙地区(0.445 亿亩),半干润区和西北干旱区(0.8576 亿亩)、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0.179 亿亩)(图 1 和表 1)。然而,我国现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及现有耐逆品种不足以支撑边际土地的改良和生态利用,需要协同突破边际土地的改良工程体系与农作物育种技术体系。

  我国存量耕地多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现有 6.3 亿亩高产田进一步提升产能的空间不断收窄,难度不断加大。边际土地可作为我国平抑耕地和粮食缺口的战略应急资源。边际土地中的 3.2 亿亩低产耕地,目前标准粮产量低于 200 千克/亩,经改造培育提升后产量达到 300 千克/亩,可增加粮食产能 0.32 亿吨;边际土地中易开发的 3.4 亿亩后备耕地资源加以合理使用,可提供粮食生产潜能 0.68 亿吨(按低等地产能计算)。两者合计约 1.0 亿吨,能够弥补我国粮食缺口,在国家粮食充裕时可藏粮于地,而在国家粮食短缺时恢复产能。

  我国边际土地主要特点是土壤障碍强烈(如土层浅薄、盐分含量高、酸碱性强、风蚀水蚀严重、极度干旱等),治理难度大,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风险高,但潜在的产能提升空间大。建立突破边际土地极端限制因素、扩增边际土地产能效益的理论与技术,一方面能够为低产耕地改造、产能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发挥“藏粮于技”的效果,提高我国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能够为后备边际土地资源应急启用建立明确的开发目标和成熟的技术模式,发挥“藏粮于地”的战略支撑作用。

  边际土地的产能效益扩增与生态保护是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支撑乡村振兴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边际土地主要分布在贫困落后地区,这里农民人均收入低、增收难度大,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边际土地适宜生产特色农产品,涵盖粮油棉麻、瓜果蔬菜、茶叶烟叶、花卉苗木、中药材、林产品等;同时,也适宜发展草牧业等种养新模式。例如,在北方地区种植甜高粱、羊草和苜蓿等,在南方草山草坡种植优质牧草等,将边际土地对农作物生产的劣势变为发展牧草种植的优势,建立起与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业新格局。通过改良边际土地,提高单位产能和经济效益,进而加快推进区域互联网+农业特色产业链的发展,将带动农民留乡创业和持续增收。另一方面,一些边际土地分布于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和干旱区,易受水土流失、干旱、风灾等自然灾害影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通过发展边际土地的集约开发理论,集成边际土地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保育技术模式,遵循乡村发展顺应自然规律,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绿水青山有机融合,带动生态与休闲农业发展,使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边际土地关键土壤障碍时空演变机制与快速消减原理研究,集成边际土地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物物理调控技术体系

  中国科学院长期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耕地保育理论和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实施了“973”项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重要过程与调控对策”和“粮食主产区农田地力提升机理与定向培育对策”等,以及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专项研究。针对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黄淮海平原沙性潮土区、东北平原黑土区、华东滨海盐碱土区,在土壤发生和系统分类、土壤质量形成机制、土壤肥力和生物功能、肥料高效利用和植物营养原理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建立了我国土系数据库,揭示了不同管理措施下黑土、潮土、红壤和水稻土质量的演变规律;通过对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和水分循环过程的长期定位和联网研究,建立了不同气候区农田有机养分再循环增产增效调控技术;研究了中低产田障碍因子消减与地力修复机理、促进高强度利用农田地力提升的土壤培育和生物调控机制,建立了高强度利用下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微生物协同提升地力原理和技术;“黄淮地区农田地力提升与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及其应用”和“我国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分别获 2014 年和 201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阐明了我国主要农田、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与格局,解析了土壤碳、氮、磷循环的微生物调控机理,揭示了农田土壤地上-地下生态系统协同作用和调控机制,形成了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的技术体系。识别了典型旱地土壤和水稻土的核心功能微生物组成,证实了温度促进微生物演替的“代谢理论”机制。在区域尺度上发现不同土壤生物(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的体型大小与丰富度、扩散速率和生态位宽度负相关,较大体型的生物群落构建趋向确定性过程。提出瘠薄土壤大团聚体生物培肥理论,发现红壤食细菌线虫对选择性捕食微生物提升生物网络的固碳、促氮、调磷功能;揭示了低产潮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促进具有丰富代谢多样性的 Bacillus asahii 成为“领军者”,促进潮土有机质累积和磷素循环;发现大豆根构型和外源根瘤菌协同调控了根际微生物网络结构,接种根瘤菌提高大多根际有益微生物丰度。

  目前,需要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全面揭示边际土地的关键土壤障碍演变机制和快速消减原理,揭示逆境条件下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形成的环境筛选过程、物种竞争生态位过程和随机过程;深入研究不同活性的有机物(包括稳定性腐殖质类物质)在土壤生物活跃区(根际、团聚体)重组、优化和驯化土壤功能生物的机制,研发土壤生物菌剂和配套定殖措施,集成边际土地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物调控措施。

  从植物基因型及其与微生物间互作方面全面挖掘植物抗逆功能,建立适合边际土地逆境的植物品种与微生物组匹配组装技术

  中国科学院实施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方面,开展了水稻、大豆、小麦、玉米等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性状的分子模块解析,在水稻中解析了粒宽分子模块 GW7 与 GW8,粒长粒宽分子模块 GLW7/OsSPL13、耐冷分子模块 COLD1、抗病分子模块 Pigm、氮高效利用分子模块 NITR1.1。在水稻高产优质协同改良、感受与抵御低温、广谱持久抗稻瘟病与产量平衡、氮高效利用、高产性状优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 201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解析了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芒草等对盐碱、干旱、酸性、贫瘠等逆境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发现水稻 osa-miR1848 通过调控靶基因 OsCYP51G3 的表达影响植物甾醇和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参与调解水稻生长发育及盐胁迫响应。揭示了中国特有芒草种南荻通过改变寒冷和干旱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提高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17];通过调节胁迫和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响应盐胁迫。发现水稻耐铝和不耐铝品种分别偏好铵态氮和硝态氮,而控制水稻耐铝和氮素利用的一些遗传位点位于染色体相同区域,为协同调控提供了可能途径。

  深入研究了微生物协助作物抵抗盐碱、干旱、病害胁迫的机制,探讨了植物微生物群落组装技术。发现适应高盐环境的碱蓬根系细菌基因组中富含大量抗盐相关的基因,并能帮助其他植物耐盐。揭示了脂肪酸是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的主要营养形式,发现 RAM2 和 STR-STR2 蛋白参与脂肪酸转运过程,通过降低植物脂肪酸合成可以抑制白粉病病原真菌的致病性。解析了植物 PRR 免疫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的机理,发现重要模式识别受体 CERK1 通过胞外 LysM 结构域二聚化完成对真菌细胞壁组分长链几丁质多糖的感应,使其胞内激酶结构域磷酸化并激活下游防卫反应信号通路。利用改进的高通量微生物培养技术从拟南芥中分离出近 8 000 个细菌,揭示了拟南芥三萜类化合物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规律。发现籼稻根系比粳稻根系富集更多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类群,揭示了水稻通过 NRT1.1B 调控根系具有氮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影响籼粳稻田间氮肥利用效率。

  目前,亟待利用 GWAS、RNA-Seq 和代谢组(含植物激素)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开展对高耐盐水稻资源(如耐盐 0.5%—0.6% 的“海稻 86”),以及偃麦草与小麦远缘杂交形成的系列小偃麦种质的耐盐基因鉴定和应用;深入解析水稻耐酸抗铝与养分高效利用之间协同调控机制,揭示玉米和小麦干旱信号传递过程与生长发育之间的耦联机制,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全面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根系促进作物抗逆的关键微生物识别,深入研究不同逆境下植物基因型与微生物间互作对根系微生物组结构的调控机制,建立适合边际土壤逆境的植物微生物组的组装技术。通过增强植物的适生抗逆能力,挖掘边际土地生产潜力。

  分区研究边际盐碱地多水源灌溉下 GSPAC 系统水-盐-养分协同运移机制,研发持续控盐和绿色高效边际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环渤海低平原区有 4 000 多万亩的中低产田和 1 000 多万亩的盐碱荒地受淡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瘠薄盐碱制约。为实现 2020 年增产 500 万吨粮食潜力,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于 2013 年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扩面积、增单产、水保障作为工程实施核心,以增粮拓棉作为实施重点,发展现代高效粮食产业,建成“渤海粮仓”。

  示范工程构建了适水灌溉制度,配套了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利用该项技术成果,河北环渤海低平原可实现地下水压采目标下的粮食生产能力提升 327 万吨。示范工程选育了一批耐盐高产的小麦和玉米品种,如小偃麦品种“小偃 81”和“小偃 60”分别适宜在含盐量 0.2% 和 0.3% 以下的中轻度盐碱地种植,并且“小偃 60”比对照品种“冀麦 32”平均增产7.9%—11.4%。示范工程审定了“海柽 1 号”“盐杞”和“海杞”等耐盐植物品种,研制了系列盐碱地肥料与改良剂,发明了咸水冬季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的方法[26],构建了盐碱地微域调控降盐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形成了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体。


欧洲杯app 上一篇:稠州银行副行长程杰:稠州银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点体系 下一篇:生物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Copyright© 2010-2020 欧洲杯app排行榜前十名(直播)欧洲杯竞猜app官网下载 m.jkqizhong.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