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Einthoven成功地用弦线式心电图机记录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心电图,并将各波命名为P、Q、R、S、T、U波
B: 将一个涂银的水晶纤维丝悬挂在磁体的两极。在光源的照射下得到纤维的影子,再经由显微镜传导,并记录在移动的照相底片上。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关于其起源的三种常见理论:(1)浦肯野纤维的延迟复极化,(2) 心肌中“M细胞”(具有延长动作电位的特殊心肌中细胞)的延长复极化,(3) 由心室壁机械力引起的后电位
低频噪声(如呼吸所致)可引起心电图基线Hz低频滤波曾被广泛应用于心电图监护,其可以减少低频干扰引起的基线漂移,但可以导致心脏复极的图形显著失真(即伪差性ST段偏移)
导联排列方式与心脏解剖密切结合:从左上基底部至右下方向,连续显示心脏的电激动波形,便于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的起源定位
第一个QRS-T综合波中,ST段在舒张期(TQ间期)背离相对负性、部分去极化的缺血区域 → TQ压低。传统的交流电心电图代偿基线的漂移,导致显著的ST段抬高B:损伤的收缩期电流
缺血带收缩期相对为正性,因为细胞复极化较早,且其动作电位的振幅和上升支速率可能有所下降。损伤电流的向量会朝向电正性区域 → ST段抬高
London等人根据在25个非心脏手术患者中检测到的51例缺血发作得到的每个导联在检测缺血方面的敏感性
Landesberg等人采用更特异的缺血标准(发作时间10min)对血管手术患者进行了72h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