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通过对网络刷手张某的调查,揭露了一条涉及网络流量造假的产业链。张某最初受雇于河南某文化传媒公司,负责转发、点赞及评论指定内容。该公司不仅雇佣大量网络刷手,还开发了中控软件以实现批量操作。张某为增加收入,购买了该软件进行业务扩张。警方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上千名类似张某的刷手,能够每天制造上千万次虚假流量。
进一步调查显示,背后涉及的并非单一公司,而是与位于厦门和天津的两家网络公司存在密切资金往来。这些公司控制着拥有数十万至数百万粉丝的网络大V账号,具有广泛的网络影响力。它们接受互联网品牌方的委托进行项目推广,通过支付高额费用,确保内容登上热搜并保持高曝光度。推广活动被细化并外包给下游的文化传媒公司,利用批量操作提升话题热度。
犯罪链条中,网络公司先规划热搜主题,运用大V账号发布含蓄广告,随后借助无关商业内容的话题激发讨论,推动话题排名上升。经过周密部署,警方在全国多地实施抓捕行动,共拘捕276名嫌疑人,涉及虚假流量操作数亿次,涵盖多种领域。这些活动背后的非法盈利十分惊人,如厦门某网络公司在数月内非法获利近1200万元。
警方指出,该犯罪网络中,像张某这样的个体刷手处于最底端,上层公司通过大量招募此类人员,利用虚假招聘广告吸引他们加入。整个犯罪活动包括了大量虚假微博流量的操作,影响广泛。目前,警方已对近百人采取刑事措施,多家公司被捣毁,同时缴获了具有自动操作功能的软件。
原标题:“捧杀”还是“棒杀”?起底胖东来热搜背后的AB面近日,胖东来员工“尝面风波”再起转折。多位专家、律师认为,胖东来“开除员工”的处罚过重,“不具有合理性”。
近年来,网络短视频已成为大众主要的娱乐方式,催生了电商直播等新兴业态。然而,部分主播为吸引粉丝、增加流量,不惜制造虚假内容,甚至触及法律底线。近日,四川省乐山市警方查处了一起短视频博主捏造事实、传播不实信息的案件
杭州市民郭先生在社交平台上提出疑问,他是否遭遇了所谓的“职业闭店人”。这个问题恐怕难以得到确切答案。故事发生在5月,郭先生为儿子报名参加了某篮球培训课程,但60节课程尚未开始,机构便突然关闭,投入的一万多元学费似乎已成泡影
近年来,海外代购遭遇假货问题频发,令众多消费者感到困扰。网络搜索结果显示,广州成为高仿皮包的重要来源地。实地探访发现,广州火车站西侧商业区午间时分逐渐喧嚣,一种特殊的“特产”——假冒奢侈品,被当地称为“拉客仔”的人群公然推销
6月6日一大早,多家日本电视台播出了这样的画面:多名神情严肃的日本政府工作人员涌入铃木公司总部,对这家日本龙头车企进行检查。几天前,包括铃木在内的五家日本车企被曝在测试环节数据造假,引发各界广泛关注